【做温暖的洞口人】我在抗疫一线的那些事——洞口法院抗疫纪实(三)
2022-10-29 20:01:31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孙亚特 | 作者:付军慧          浏览量:19273


现场管控组6号点:陈丽丽

洞口静默后的第五天,六号点的守卡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清冷的早晨,物资组的配送从不拉胯,一碗热腾腾的米粉总能驱散寒气,暖胃暖心。       

我们卡点附近有一位因疫情防控被滞留在此的货车大哥,大哥有些腼腆,话不多,从不愿给人添麻烦,每天自觉去核酸采样,其余时间都在车上休息。因疫情管控餐馆不营业,所以我们总会为他多报一份餐,每次给他送餐时,他总是憨笑着谢个不停,并及时告诉我们核酸检测结果和健康状况。       

下午的警戒线边来了位大妈,正准备上前劝返时才得知,因连续多日管控,多户村民家都快没菜吃了。了解情况后,我们马上联系了附近的生活物资保供单位,请他们根据村民的采购需求派送物资,再经我们消毒后交给村民。看着村民们开心的提着物资回家,我们也高兴。       

过了会,一位老大爷提着塑料袋走过来,没等我们出声,大爷就笑着说,“你们值班辛苦啦,家里没别的,带了几个自家树上结的柚子给你们尝尝”。一起值班的村干部说,大爷是个老党员,平日里就特别热心。我打开袋子一看,柚子都是剥好了的。       

深秋微冷,但处处有温暖;病毒无情,但感动无处不在!

现场管控机动组:王希

清晨,我们机动管控组整装待发,准备支援由姚远光法官担任负责人的主城区管控四号卡点。       

我们组抵达时,戴着一副泛旧眼镜的姚法官正在专注地修整电插头,我惊讶道“姚法官,你还会电工?”姚法官笑着说:“会电工让我们人民法官平时更容易走近人民群众!”不一会儿插座通电了,姚法官又抓起一旁的锤子和钉子一顿猛锤,让被大风吹得有些摇晃的帐篷支脚在满是石子的地上扎得更牢。 

此时,姚法官脚上那双黑皮鞋早已换上了一层新颜色,身上的秋季制服上满是泥印,与平时着装得体、干净整洁的姚法官形象相去甚远。守卡口工作是分时间段执勤的,但姚法官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他说:“四号卡点作为主城区管控点的最后一道防线,管控通行车辆及人员的任务重,当前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回家也睡不安稳。”

现场管控组8号点:唐梅妍

“疫情防控第8号点的成员们全体集合,下沉一线,守护关卡!"

第一天,大家按时来到卡口集合,这个三叉路口是个关键的通行道,来往人员复杂,车辆众多。简易的隔离带,成了这条交通要道的"拦路虎"。“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戴好口罩。特殊时期,非必要不能进出。”这是大家每天说得最多的话,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我们也只能耐心解释。

第二天,城区管控力度加大,简易隔离带换成两只硕大的“钢铁侠”。它见证了我们阻止半夜想偷偷溜卡和网友奔现的几个未成年,我们联系了他们的监护人,并将三人安置在附近的派出所,安全地等待家人接回。

晚上,笨手笨脚的我们支起了救援帐篷, 旁边的车行老板主动给棚子接了电源,并把店外的照明灯亮到深夜。老板笑着说一楼有洗手间,会一直开个小门,方便我们使用,内心除了感激更多是感动。

通宵执勤时,大家泡上一杯比咖啡还提神的中药,CHEERS ,喝最苦的药,熬最深的夜, 执最坚韧的勤。

第三天,气温骤降,周围开始下起了小雨。傍晚饭点,当地的热心居民送来了热气腾腾的蒸南瓜,配着泡面感觉格外香甜;午夜时分,热心的老板又送来热气腾腾的汤圆。

第四天,从清晨到日暮,县法院的干警们已经连续4天值守在各个卡口,有的同事为了不打扰家人,通宵执勤回来就去办公室补个觉,家人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也是我们拼尽全力也要保护的人......

现场管控组8号点:刘三红

守卡工作不算轻松,但执勤时发生的一些小事却让我倍感温暖。       

管控卡口处有一位等待妻子下班的丈夫。妻子刚刚怀孕不久,是名医护人员,为了配合防疫工作,丈夫只能将车辆开到离医院最近的卡口处,等待妻子步行过来,我们了解情况后,提出帮忙接送,丈夫表示非常感谢。       

管控卡口外有一名从高铁站一路步行过来的少年,因为公共交通停运,他准备继续步行十余公里回家。那位等待妻子的丈夫,听闻少年归途的坎坷后,便开车追上少年,让他搭个顺风车。温暖和爱就这样传递着。       

距离管控卡口二十多公里外有我的新婚丈夫。我们因为各自的疫情管控任务,已经五天没有见面。每天的联系也只是抽空在微信中问候对方:起床了吗?今天值几点班呀?吃上饭了吗?核酸做了吗……没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温暖的牵挂。


现场管控组5号点:李云霞

10月27日,洞口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降雨,然而,伴随着雨水的降落气温也急剧下降。晚上10点30分,我备齐防寒装备去卡口接班,二十分钟的车程,要经过两个卡口。昔日热闹的街头,空空荡荡,只有昏黄的路灯照着斜斜的秋雨,陪伴着各个卡口的执勤人员。每到一个卡口,都是统一动作——停车、扫码、亮证,相视一笑给对方鼓励。

我驻守的五号卡口在城东南角,道路两边都是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夜幕降临,只有我们简易棚里的一盏灯在这荒郊野外发出微微光亮。晚上11点,两辆救护车连续运送了两名患癌去世的老人通过,刚工作的小姑娘听闻此事不免感到恐惧,却丝毫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仍然和大家一起坚守。

在城郊值守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卫生间,好在附近有个小厂,留守看门的老人非常热情的招呼我们使用厂区的厕所,半夜还给我们留门;热心的市民在寒冷的雨夜给我们送来热腾腾的甜酒汤圆,暖胃又暖心。

核酸检测工作组:周瑛琪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10月26日应召和同事们参与橘香家园的防疫工作,经过四天的“战”斗,已完成了6500份核酸采样!

每天清晨6点半,洞口法院核酸检测工作组全体成员集结完毕,到达指定地点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手套,一天的防疫志愿工作开始了。

“请大家保持二米以上安全距离,佩戴好口罩”、“请提前打开场所码”、“完成核酸采样的群众请尽快离开,避免聚集”…… 在检测现场,我们化身防疫志愿者、变身成“大白”,与医护人员并肩战斗,开展秩序维护、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确保核酸检测工作迅速有序。

今天是我们下沉社区做志愿者的第4天,参与一线防疫工作后,才切身感受到疫情防控工作的艰苦,体会到“白衣天使”的不易。防护服的累赘、面屏的雾气、手套的束缚,防护服一穿便是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抗疫工作是辛苦的,但我看到身边这么多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不分昼夜地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感动的同时又给予我前行的力量。惟愿疫情早日退去,我们一起走上街头繁华与共。

责编:孙亚特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时空新闻
首页轮播图
邵阳为什么这么红
文昌街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